“事之危也”三句:陶弘景注:“形而上者,谓之圣人。故危兆才形,朗然先觉,既明且哲,故独保其身也。”危,危险的征兆。
“因化说事”三句:陶弘景注:“因化说事,随机逞术,通达计谋以经纬,识细微而预防之也。”因化说事,顺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分析事物。
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意谓事理常常由细小缝隙而开始,如不弥补,发展下去就会动摇泰山的根基。陶弘景注:“汉高奋布衣以登皇极,殷汤由百里而取万邦。经,始也,挥,发也。”汉高祖就是由布衣而始,最后成为天子,商汤由方圆百里的地方最后统一万邦,事物都是由小到大的发展,不可不认识到这一点。经,经始,开始。秋毫之末,即秋天鸟类羽毛的末端,形容最细微的事物。挥,动。太山之本,泰山的根基。
“其施外”三句:陶弘景注:“宫乱政施外兆萌牙蘖之时,智谋因此而起。盖由善抵巇之理,故能不失其机。”兆萌,征兆萌芽,也即微小的征兆。芽蘖(niè),即小芽。这里喻新的小计谋、小对策。
抵巇之隙,为道术用:此言施策于外,须据抵巇之原理,当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及时发现其罅隙,并想出计谋来堵塞它。陶弘景注:“然则巇隙既发,乃可行道术。故曰:巇隙为道术用也。”抵巇之隙,意谓运用抵巇之法来弥补缝隙。为道术用,为道术之用,意即圣人处理事情的根本方法。
事情有危险的征兆出现,圣人就能察觉,并能采用措施进行自保。在自保基础上,圣人再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筹划计谋和制定弥补的策略,并运用此来辨识细微缝隙产生的原因。事物常常由细小的状态引起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由小到大就会撼动泰山的根基。所以如果要施策于外,必须根据抵巇的原理,在事物尚处在萌芽状态时,及时发现其罅隙,并想出新的计策来堵塞它。善于发现并运用抵巇之法来弥补缝隙,就是道术之用,就是圣人处理事情的根本方法。
天下纷错,士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芽巇罅。圣人见萌芽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纷错:错乱,杂乱。
窜匿:逃离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