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说“闲思杂虑毕竟也是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产生的看这些
阳明说:“闲思杂虑毕竟也是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产生的,看这些根便知晓。如你心中绝没有做盗贼的思虑,这是因为你没有做盗贼的心。如果好色、好利、好名等心,都像不做盗贼的心一样,都消灭了,只剩下心之本体,看看还有什么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未发之中’,‘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发而中节’,‘物来顺应’。”51/73问『志至气次』 。先生曰:『「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 2 ,非极至次
阳明说:“闲思杂虑毕竟也是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产生的,看这些根便知晓。如你心中绝没有做盗贼的思虑,这是因为你没有做盗贼的心。如果好色、好利、好名等心,都像不做盗贼的心一样,都消灭了,只剩下心之本体,看看还有什么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未发之中’,‘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发而中节’,‘物来顺应’。”
51/73
问『志至气次』 。
先生曰:『「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 2 ,非极至次贰之谓。「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孟子救告子之偏,故如此夹持 3 说。』
语见“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
志之所至,气亦至焉:朱子语,见《四书集注》“论语里仁第四”:“盖为仁在己,欲之则是,而志之所至,气必至焉。”
夹持:夹,通“挟”。从两旁架住、握住。问“志至气次”这个问题。
阳明说:“‘志之所至,气亦至焉’并不是志为极致、气为次的意思。‘持其志’,那么养气工夫也包括在其中;‘无暴其气’,也有持志的工夫在。这本是孟子矫正告子偏颇之论,因此须要分开两方面说。”
延伸阅读:
- 致癌物品 厨房里有它别用不仅伤肾还致癌[图]
- 以酒相酌清苦的明月以诗抚慰寂寥的花朵好梦乍回沉心未烬风雨如晦[图]
- . . 韩昭侯使骑于县使者报昭侯问曰“何见也?”对曰“无[图]
- 张仪想用秦国、韩国和魏国交好的形势征讨齐国、楚国而惠施想用这[图]
- 道本义是道路后引申为事理、规律、方法等等此处的含义是指社会政[图]
- 阳明说“闲思杂虑毕竟也是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产生的看这些[图]
- 汾阳为唐室中兴元辅乃正朔未更而高勋名阀已换槐荫斜日一片凄迷誓[图]
- 张仪游说秦王说“我听说‘不知道事情的缘由就开口发言是不明智的[图]
- 有人把这首排律压缩成五绝云万绪含淳待三生设想工百年辛苦始何用[图]
- “玉机”有珍重之意“真藏”则指真脏脉由于本篇主要讨论四时五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