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一春有版本做“草木一秋”意思相同指草木每年春天发芽秋天就
草木一春:有版本做“草木一秋”,意思相同。指草木每年春天发芽,秋天就枯萎。用来比喻生命的短暂。
休:休止,结束。
中国古代有许多劝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箴言,本段的几则也分别从不同方面,强调人在少年、青年时代就要懂得珍惜生命,努力向学。人生是短暂的,不虚度人生,就要抓住人生最为宝贵的青少年时代,因为青春转瞬即逝。其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学习。无论是黑发,还是白翁,都不能浑浑噩噩地度过,所谓“人到中年万事休”的说法,过于悲观,是错误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语出汉代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五首,意思是人一生不超过一百岁,却常常为千年后的事发愁。表述了一种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
中国人自古就注重家庭伦理,父母常常为子女劳碌奔波一生,甚至甘心为子女做牛做马,本段就是批评这种社会现象。作者认为,父母并不需要为子女的幸福负责,他们应该自我拼搏,通过努力,去争取自己的幸福。这在今天,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父母与子女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父母要豁达,不要为孩子过于操劳奔波;另一方面,子女也应该自立自强,不要过于依赖父母。家庭伦理更多地应该是一种亲情,而不是物质财富上的义务。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出自唐人罗隐《自谴》诗,原文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略有差别。罗隐科举考试长期失意,自感前程渺茫,表达了一种悲愤无奈的心情。
《增广贤文》中有许多主张是前后矛盾的,上文强调人要有远虑,这里又劝说人们要“明日愁来明日忧”,要学会及时行乐。这种矛盾,主要是因为本书是长期经过很多人整理选编而成的,不一致是正常的。其实,在不同的人生状态中,人自身也会有不同的情绪,所以,不论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还是“明日愁来明日忧”,都能找到某种共鸣。然而“今朝有酒今朝醉”就能排遣人的忧愁吗?当然不能,“酒不解真愁”。必须指出,这里所流露出的人生无奈、及时行乐的思想是错误的,“事到头来不自由”,就是因为没有长远打算,自身不努力的结果。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人平不语:人感到了公平就不会再表示不满了。有版本作“人贫不语”,从下文“水平不流”看,应作“人平不语”。
酌(zhuó):斟酒。
三杯通大道:出自唐人李白《月下独酌》:“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意思是喝酒三杯就能体会到超脱之道,饮酒一斗就完全合于自然之道。大道、自然,都是道家所推崇的人生效法自然的状态,是一种不羁于名利,完全自然的人生境界。
中国古人非常擅长形象思维,喜欢用自然界的现象来阐释人生的一些道理,本段几则都是描述某种自然状态,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需要加以认真的体会。水的流动是因为高低不平有了落差,而人不平则鸣,认为不公平自然就会牢骚满腹。一群马有一匹突然不动了,其他的马就会犹豫不前,人类社会也是如此,许多时候人都会有从众心理,所以才会“一家有女百家求”。饮酒、赏月,需要情致雅兴,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没有盛开的鲜花,没有朦胧的月色,登楼饮酒就少了一份雅致。花下饮酒赏月固然是人生乐事,但“一醉解千愁”绝非真能排遣忧愁,不过是一种自我麻醉而已,并不值得效仿。
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大抵选他肌骨好,不擦红粉也风流。
- 致癌物品 厨房里有它别用不仅伤肾还致癌[图]
- 以酒相酌清苦的明月以诗抚慰寂寥的花朵好梦乍回沉心未烬风雨如晦[图]
- . . 韩昭侯使骑于县使者报昭侯问曰“何见也?”对曰“无[图]
- 张仪想用秦国、韩国和魏国交好的形势征讨齐国、楚国而惠施想用这[图]
- 道本义是道路后引申为事理、规律、方法等等此处的含义是指社会政[图]
- 阳明说“闲思杂虑毕竟也是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产生的看这些[图]
- 汾阳为唐室中兴元辅乃正朔未更而高勋名阀已换槐荫斜日一片凄迷誓[图]
- 张仪游说秦王说“我听说‘不知道事情的缘由就开口发言是不明智的[图]
- 有人把这首排律压缩成五绝云万绪含淳待三生设想工百年辛苦始何用[图]
- “玉机”有珍重之意“真藏”则指真脏脉由于本篇主要讨论四时五脏[图]